HEIDENHAIN PWM 20: 4 系统安装
4 系统安装: HEIDENHAIN PWM 20

PWM 20
使用说明
zh
143
4 系统安装
注意
内部部件有损坏风险!
设备带电时,严禁连接任何连接件或断开其连接。
根据该设备的配置情况,系统安装步骤可能与本
章介绍的步骤不同。 随该产品一起提供的“补
充说明”提供有关系统安装的信息,“补充说
明”的信息优先于本章中介绍的信息。
图示的针脚编号仅适用于数显装置端接口的针脚
编号,而非接头的针脚编号。
任何使用本产品的系统的安全性由系统使用方负
责。
4.1 产品概要
前面板
参见前内页中的""。
15针D-sub输入,连接以下接口的海德汉编
码器
11 μA
PP
/25 μA
PP
接口 1 V
PP
/3 V
PP
接口 (1 V
PP
/Z1,1 V
PP
带限位, 1 V
PP
带时钟/数据) EnDat/SSI接口 带限位的TTL接口 HTL接口(仅限通过外部适配器进行保养的 端口,例如ID 1093210-01) 发那科,三菱,安川或松下接口
15针D-sub输出,X1直通模式的编码器信号
X3
6针mini-DIN端口,用于外部功能
X4
8+2针RJ-45端口,连接带DRIVE-CLiQ接口
的编码器
工作就绪状态显示
不亮: 未就绪
亮(绿色): 就绪
编码器供电状态显示
不亮: 编码器供电关闭
亮(绿色): 编码器供电开启
后面板
参见前内页中的""。
1
电源开关
X5
B型USB插座(USB 2.0),数据接口
X6
电源连接

使用说明
zh
PWM 20
144
4.2 连接线电压 警告
有电危险!
如果电气设备的地线连接不正确,电击可导致严重人员伤
害或死亡事故。
只能用3线电源电缆。
必须确保将地线正确连接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地线。
警告
如果使用不符合最低要求的电源电缆可能造成火灾!
只允许使用满足或超过最低规定要求的电源电缆。
用所提供的电源电缆连接电源端口X6与3线带地线的电源
插座。
有关后面板中电源端口位置信息,参见 "后面板", 页 143。
有关电源端口X6的信号定义信息,参见 ""。
4.3 静电放电 注意
本产品中有可被静电放电(ESD)
损坏的部件。
必须遵守静电放电敏感部件操作的安
全注意事项。
如果未正确接地,严禁接触接头针
脚。
4.4 连接编码器 注意
如果供电电压不正确和连线不正确将导致本设备和编码器
损坏!
注意相连编码器的供电电压范围。
检查编码器与本设备之间的电缆是否正确连接。
带电情况下,严禁连接或断开连接编码器与本设备之间
的电缆。
将本设备连接和用于非海德汉编码器的风险由用户承
担。
连接
15针接口的编码器连接前面板的X1编码器输入端口。
如果连接到控制环中,用X2编码器输出端口连接编码器
15针接口。
8+2针DRIVE-CLiQ接口的编码器连接前面板的X4编码器
输入端口。
有关这些端口位置信息,参见 "产品概要", 页 143。
有关连接电缆的针脚编号,参见样本中说明。
注意附录中的针脚信号定义:
电缆屏蔽层连接外壳;
U
P
= 电源
传感器: 根据ATS软件设置,传感器线在内部
与相应电源线连接,(“ATS软件使用说明”文
档,参见 "有关阅读本文档的说明", 页 139)。

PWM 20
使用说明
zh
145
EnDat/SSI接口 针脚 功能
1, 3, 7, 9, 11,
14
增量信号(仅限订购标识为EnDat 01和
EnDat 02)
2, 4, 10, 12
供电电压
5, 8, 13, 15
位置值
内屏蔽
有关EnDat/SSI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发那科,三菱,安川或松下接口 针脚 功能
1, 3, 7, 9, 11,
14
增量信号(如有,仅限调整;严禁用于
正常工作中)
2, 4, 10, 12
供电电压
5, 8, 13, 15
位置值
/
对于发那科信号定义,参见 "".
对于三菱信号定义,参见 "".
对于安川和松下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发那科和三菱: 一对信号的传输严禁使用针脚5和
针脚13。
1 V
pp
/ 3 V
pp
接口 针脚 功能
1, 3, 7, 9, 11,
14
增量信号
2, 4, 10, 12
供电电压
5, 6, 8, 13, 15
其它设备相关信号
(内部切换)
对于带限位的1 V
pp
信号定义,参见 "".
对于1 V
pp
/Z1的信号定义,参见 "".
对于带时钟/数据的1 V
pp
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11 µA
pp
/ 25 µA
pp
接口 针脚 功能
1, 3, 7, 9, 11, 14
增量信号
2, 4
供电电压
5, 6, 8, 10, 12, 13, 15
/
内屏蔽
对于11 µA
pp
(25 µA
pp
)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TTL接口(带限位)和HTL接口 针脚 功能
1, 3, 7, 9, 11,
14
增量信号
2, 4, 10, 12
供电电压
3, 13, 15
/
6, 8
限位信号
(如果编码器支持)
对于TTL和HTL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X4端口
对于DRIVE-CLiQ信号定义,参见 ""。
编码器输出端口X2
本设备的编码器输入端口X1与编码器输出端口X2间有电气连
接。 输出端口的信号和针脚编号对应于输入端口的信号(信
号拾取或被仿真)。
信号之间没有电气隔离。 根据相应操作模式和连接方式(参
见下面举例),用V2.6版以上的ATS软件变换供电线与传感
器线。 必须确保X2端口无本设备的供电电压。
例1
–
设备使用直通连接模式(编码器由后续电子电路供
电) / ATS软件未启动。
例2
–
本设备通过X1端口为编码器供电:

使用说明
zh
PWM 20
146
连接编码器电缆
将编码器电缆牢固连接相应端口。
如果电缆接头有安装螺栓,严禁紧固力过大。
严禁插头受机械力作用(编码器输入端口X4)。
禁止使用空针脚或空线。
4.4.1 连接控制环时的接地条件
本设备有宽幅电压开关电源。 因此,必须用PE端子(防护性
接地),它也连接本设备外壳。 如果本设备接入NC数控机床
的控制环,它构成另一个接地点,因此使屏蔽状况被改变。
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避免:
通过隔离变压器向本设备供电,或者
用24 V DC向本设备供电
为评估本设备的测量数据,将计算机连接在本设备的USB接
口处。 0 V电势和防护性接地端子通常在计算机内相互连接
在一起(也包括USB)。 如果本设备接入到NC数控机床的控
制环中,0 V端口状况也被改变。
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避免:
用一台电池供电的笔记本电脑作为计算机,或者
用一台不带防护性接地电源供电的笔记本电脑
4.4.2 将PWM 20接入NC数控机床的控制环中
为进行诊断,本设备可通过编码器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接
入到NC数控机床的控制环中(参见 "编码器输出端口X2",
页 145)。
警告
电击危险!
如果将本设备接入到NC数控机床控制环中,地线连接状况
改变。
调整地线连接并满足相应使用条件要求。
根据ATS软件版本并满足地线连接条件的说明后,本设备可
工作在闭环中。
然而,必须用信号适配器(例如SA 100,SA 110等)或推荐
使用。
用下面顺序连接本设备:
首先关闭机床电源。
然后,分离连接件。
4.5 连接计算机
通过USB 2.0高速接口将计算机连接USB端口X5(B型
USB)。
用USB电缆连接计算机的USB端口与X5端口(参见 "零部
件", 页 142)。
有关这些端口位置信息,参见 "后面板", 页 143。
有关X5的针脚编号,参见 ""。
4.6 连接外部设备
用带6针 mini-DIN端口的外部设备连接端口X3。
用带6针mini-DIN接头的标准电缆将外部设备的mini-
DIN端口连接端口X3。
有关这些端口位置信息,参见 "前面板", 页 143。
有关X3的针脚编号,参见 ""。
Оглавление
- 1 Zu dieser Anleitung
- 2 Sicherheit
- 3 Montage
- 4 Installation
- 5 Bedienung
- 6 Wartung
- 7 Demontage, Umweltschutz undEntsorgung
- 8 Technische Daten
- 1 About these instructions
- 2 Safety
- 3 Mounting
- 4 Installation
- 5 Operation
- 6 Maintenance
- 7 Removal,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disposal
- 8 Specifications
- 1 A propos de cette notice
- 2 Sécurité
- 3 Montage
- 4 Installation
- 5 Utilisation
- 6 Maintenance
- 8 Caractéristiques techniques
- 1 Informazioni contenute nel presentemanuale
- 2 Sicurezza
- 3 Montaggio
- 4 Installazione
- 5 Funzionamento
- 6 Manutenzione
- 8 Dati tecnici
- 1 Acerca de este manual
- 2 Seguridad
- 3 Montaje
- 4 Instalación
- 5 Manejo
- 6 Mantenimiento
- 8 Características técnicas
- 1 Om denna manual
- 2 Säkerhet
- 3 Montage
- 4 Installation
- 5 Handhavande
- 6 Underhåll
- 7 Demontering, miljöskydd ochavfallshantering
- 8 Tekniska data
- 1 Over deze handleiding
- 2 Veiligheid
- 3 Montage
- 4 Installatie
- 5 Bediening
- 6 Onderhoud
- 7 Demontage, milieubescherming enafvoer
- 8 Technische gegevens
- 1 O tomto návodu
- 2 Bezpečnost
- 3 Montáž
- 4 Instalace
- 5 Ovládání
- 6 Údržba
- 7 Demontáž, životní prostředí alikvidace
- 8 Technické parametry
- 1 この説明書について
- 2 安全
- 3 組立て
- 4 設置
- 5 操作
- 6 メンテナンス
- 7 解体、環境保護および廃棄
- 8 技術仕様
- 1 О настоящей инструкции
- 2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
- 3 Монтаж
- 4 Установка
- 5 Эксплуатация
- 6 Техобслуживание
- 8 Технически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
- 1 关于这些说明
- 2 安全
- 3 安装
- 4 系统安装
- 5 操作
- 6 维护
- 8 技术参数
- 1 關於這些手冊
- 2 安全
- 3 安裝
- 4 安裝
- 5 操作
- 6 保養
- 8 規格
- 1 본 지침 정보
- 2 안전
- 3 장착
- 4 설치
- 5 작업
- 6 유지관리
- 7 제거, 환경 보호 및 처리
- 8 사양
- *I_1125089-90*